【西宁健康】喝豆浆竟能喝出人命?这些食物吃错了太危险!
豆浆里含有一种名叫皂甙(dài)的危险成分,会让人产生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中毒症状。
此外,生豆浆里还有一种抗胰蛋白酶,会降低胃液消化蛋白质的能力,只有加热至100℃才能被破坏。因此,豆浆一定要真正煮沸才能喝。
皂甙在高温煮沸后就会被破坏,不会引起中毒。但是,当豆浆加热到80℃至90℃时,皂甙会受热膨胀,产生大量泡沫,如果此时误认为豆浆已经沸腾而停止加热,这样的豆浆就含有大量的皂甙。
适量的皂甙具有抗衰老、抗疲劳功效,但皂甙同样也是一种溶血剂,可以刺激胃肠粘膜,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头晕等中毒症状,严重的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如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性命。
“豆浆中毒”的潜伏期很短,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,如果症状很轻,不需治疗便可自愈,症状重的人或儿童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。
央视财经《是真的吗》节目组曾进行过实验,同新鲜豆浆相比,放置6小时后的豆浆菌落总数竟是最初时的36倍,菌落总数达到11000cfu/ml,这时的豆浆已经是不合格的食品。
专家表示,因为鲜榨豆浆营养丰富,为细菌繁殖带来有利条件。因此,豆浆不能久置,为了饮食安全,要尽量做到现榨现喝。
1自制豆浆务必煮沸
如果自制豆浆,请选择质量过硬的豆浆机。如果喝研磨豆浆,应先用大火将其烧开,再转小火继续煮沸5分钟方可饮用。
2空腹不要喝豆浆
空腹时喝豆浆,豆浆里的蛋白质大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就被消耗掉了。饮用豆浆时若能同时吃些面包、糕点、馒头等淀粉类食品,可使豆浆中的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,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,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。
3有些人群不宜喝豆浆
豆浆属于高蛋白产品,蛋白质代谢会造成肾脏负担,有胃炎、胃溃疡、肾结石、肾功能衰竭以及痛风的患者,并不适宜饮用豆浆。
市面售卖的的甜豆浆一般会为中和涩味加入大量的糖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脑心血管疾病及痛风患者应节制食用含糖的豆浆。
1鱼胆:生吞、煮熟、泡酒喝都含毒
鱼胆的胆汁中含有胆酸、牛黄胆酸、牛黄去氧胆酸、氢氰酸等不同的毒素,其中氢氰酸毒性最强,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。中毒后,一般最早都出现胃肠道症状,经过消化道吸收后,能损害人体肝、肾,使组织变性坏死。毒素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,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。
2织纹螺:有毒、无解药
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发布风险警示:织纹螺含有河毒素,热稳定,煮沸、盐腌、日晒等均不能破坏该毒素,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。误食织纹螺后,如发生中毒症状,应立即自行催吐,到医院就诊。
3鸡脖鸭脖:胸腺有毒 最好不要咬碎吃
鸡脖、鸭脖含有胸腺,属于免疫器官,鸡鸭脖上干净的肉可以吃,但最好不要咬碎吃,以免吃到腺体和气管中的细菌;猪脖有灰色、黄色或暗红色的肉疙瘩,也被称为“肉枣”,这些是用来过滤病原微生物的淋巴结,含有较多病菌病毒,不要吃。
4黑斑的红薯:受病菌污染变硬、发苦
如果红薯表皮上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,千万别再食用。这可能是受到黑斑病菌污染,其毒性可使红薯变硬、发苦,无论水煮还是火烤,其毒性都不容易被破坏。食用后很容易中毒。
<